让农民变工匠 民企应该怎么做?
“回家看到孩子裤子上的兜,脑子一热,就给拆下来,然后用家里的老缝纫机又缝起来,就这样反反复复。”回想起练习订兜工序时的日子,陈春英直言既辛苦又欣喜,“哎呦,那段时间,家里人都说我‘疯’了”。
作为全国2000多万纺织行业从业者中的一员,陈春英对专业技能的渴望,投射出正在发生的产业变化。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,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的中国纺织业,如何能继续保持优秀的性价比?培育出高素质的劳动者,成为众多纺织民企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一环。
从零基础到熟练工 不是“手把手”教技术那么简单
陈春英今年36岁,家住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黄王庄村。2020年,她在离家不远的大谢集镇找到了份工作,成为菏泽汇豪纺织公司的一名缝纫工。
两年时间,从一名务农的家庭妇女,变身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,陈春英感到非常高兴,“工厂近,能顾家,每月收入5000多元人民币”。
在布料上做标记、向老员工请教、录视频自学……陈春英如今在厂中已是2级技工。虽然对待遇很满意,但她还想继续钻研技术,提升岗位等级,因为这会与收入水平挂钩。
“想把零基础的农民培养成技术熟练的工人,并不是手把手教技术这么简单。”汇豪纺织公司经理冯延朋是从国企里走出的老纺织人。据他介绍,在汇豪纺织,像陈春英这样的经历,并非个案。“王驳道46岁才进厂,曾是渔民,如今已是织布厂主管;孟令德16岁进厂,现在也成为调试机器的大师傅,还带了徒弟。他们都在厂里工作10余年,如今每月工资都能过万。”谈到手下员工的成长,冯延朋如数家珍。
冯延朋直言,与其他制造企业相比,民营纺织企业工人的起点低,很多农民变身工匠的成长过程都伴随工厂自身转型升级,需要技术积累和时间沉淀,“这就要求有一个持续的培育体系,更需要企业建立一种养成工匠精神的价值氛围”。
经过四十多年发展,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、消费国和出口国。纺织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,直接就业人口达2000多万,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入口。
不过,形势也在发生变化。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星表示,伴随逆全球化思潮抬头、东南亚国家加入竞争,以纺织业为代表,中国民企低技能、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渐丧失,企业要想存活下来,必须转型升级,走向高技能、低成本组合的竞争优势。
“在这个转型过程中,重要环节就是要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,塑造出高素质劳动者,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能的支撑。”王星强调。
根据王星的田野观察,虽然很多民企老板都是农民企业家出身,但这些年,他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企业工匠精神的养成和塑造。
稳人心同时多激励 创办幼儿园、改掉“煎饼日”习俗
“30年前不讲究什么材料、款式,普通老百姓对穿衣几乎没什么要求,只要你做出货就可以。”1990年,牛兆明和妹妹两个人在家里的一间卧室开始创业。如今,他们创办的青岛兆明针织有限公司已拥有一线生产员工2600人,产品远销欧美、中东、日韩等国。菏泽汇豪纺织是其10余家子公司中一员。
从一个家庭作坊到一个大型企业,伴随着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升级,牛兆明深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在纺织制造业中的重要性。“时代不一样了,现在的消费者穿衣,不但讲究款式质量,更重视舒适度和新鲜感,大量新工艺、新材料的应用,对企业的生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。”
同时,作为一家外贸出口企业,如何在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,继续保持优秀的性价比,保证中国制造的品质?牛兆明认为,必须在技术升级上下功夫。
近些年,兆明针织深耕中东民族服饰市场。“在沙特,我们的几类服装产品基本上占了26.5%的市场份额。”牛兆明介绍,“这种阿拉伯长袍看着款式简单,但要有下垂感,不起皱,保持凉爽,号码划分精细……对生产工艺要求很高,不仅需要优质面料、先进设备,还要有技术熟练的工人”。
长期以来,缺乏稳定就业的技术工人,一直是纺织行业面临的棘手难题。
王星表示,很多民企用工都属于劳务派遣,这种方式虽然灵活,不用养太多人,但也造成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,不利于工人的技能积累。
最初,青岛兆明针织有限公司是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到山东菏泽投资办厂的。回忆起在鲁西南不发达地区办厂的经历,牛兆明感慨,想让农民进工厂学好技术,不但要给他们生活上的安全感,稳住人心,还要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环境,激励人心。
“当地人有个生活习惯,每周要有一天摊煎饼的时间,储备下周伙食,这导致很多人无法上班。我们就用土办法给他们算账,做一天工能挣多少钱,让他们形成工作概念。”牛兆明说,企业还和当地政府联合建设幼儿园,帮助工人照看孩子。这些曾靠种地为生的农民,慢慢地有了稳定收入,改善了生活,就能安下心来提升技能,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。
除此之外,在兆明针织旗下的工厂,不但技术水平和工资挂钩,高级技工的收入和车间主任、厂长等管理人员的待遇一致,定期举行的技能大赛也成为提升工人成就感、荣誉感的有效手段。
“中国人常说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在王星看来,工匠精神的养成,需要有群体氛围。对于工人来说,相互激励可以营造出来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;对于企业来讲,也要为工匠精神的养成提供组织方面的支撑。王星举例说,比如做好师父带徒弟的传承,企业内部成立技术改进小组。在群体效应基础之上,把工匠精神上升到组织层面,进而变成企业的一种文化资本,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。
工匠精神转化成生产力 企业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
“机械臂该怎么放,怎么用,哪个环节最需要,用了之后效率能提高多少?这些技术研发问题都需要熟练的一线技术工人,通过实践去解答。”牛兆明在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过程中发现,企业养成工匠精神,不但作用于人,还能作用于机器。
冯延朋介绍,在与供应商共同改进一款铺布机的过程中,有经验的工人提出在机器上安装伴随车的方案,解决了原先工人天天跟着机器跑,工作强度大、效率低的问题。
王星认为,无论是决策还是对接市场,民营企业机制更具有灵活性。在技术创新、成果转化方面,往往更高效。但让他感到担忧的是,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,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极大,很多企业生存周期不长,没有能力建构系统化的企业技能培训体系。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3月,我国从事纺织、纺织服装、服饰的制造业企业近132万家。其中,超七成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,六成以上为个体工商户。
“对于民营企业而言,如何让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工人不断去学习技能,实现技能更新,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。”王星强调,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,政府应该给予一些税收、经费、资源方面的优惠政策,比如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、校企合作,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分担民企人才培训的成本。
王星呼吁,企业组织是工匠精神落实和实践的最主要的场所,是把工匠精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这也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所在,很多企业家发自内心地认同。
“所以,对于工匠精神养成,要形成一种战略共识,建立一个充满信任的生产生态,从外部推动转化为内生动力。如此,我们的制造业升级之路才会更加顺畅。”王星说。